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医学微生物学及进展  181M1008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 任课教师:刘翠华等
课程编号: 181M1008H 课时: 60 学分: 4.0
课程属性: 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刘翠华等
英文名称: Medical microbiology: basics and research progress

教学目的、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是国科大医学院的研究生核心课程之一,由本领域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科学家授课。该学科虽古老但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中,它作为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验诊断医学、兽医学等诸多学科。本课程拟从学科发展简史出发,系统地介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三大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打下基础。通过该课题的学习,将有助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或在相关科研工作中激发研究兴趣和启迪科研思路。

预修课程

教 材

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明远,徐志凯主编, 2015年第3版)

主要内容

1、绪论 (共2学时,教师:刘翠华)
1.1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1.2 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1.3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第一部分:细菌学(共32学时,教师:刘翠华,温廷益)
2、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2学时,温廷益)
2.1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2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2.3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2.4细菌结构的研究方法

3、细菌的生理(2学时,温廷益)
3.1 细菌的化学组成
3.2细菌的营养物质
3.3 细菌的营养类型
3.4 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5 细菌的蛋白质分泌`

4、细菌的新陈代谢(4学时,温廷益)
4.1 细菌的能量代谢
4.2 细菌的合成代谢
4.3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
4.4 细菌的代谢调节
4.5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4学时,温廷益)
5.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5.2细菌的物质基础
5.3噬菌体
5.4细菌变异的机制
5.5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5.6 细菌的耐药性
5.7 细菌遗传操作的研究方法

6、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学时,温廷益)
6.1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6.2 细菌的致病性
6.3 宿主的抗细菌免疫机制
6.4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6.5 医院感染与控制

7、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以及消毒与灭菌(1学时,温廷益)
7.1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7.2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7.3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8、球菌(2学时,刘翠华)
8.1 葡萄球菌属
8.2 链球菌属
8.3 奈瑟菌属

9、肠道杆菌(2学时,刘翠华)
9.1 埃希菌属
9.2 志贺菌属
9.3 沙门菌属
9.4 其它菌属

10、分枝杆菌(4学时,刘翠华)
10.1 结核分枝杆菌
10.2 麻风分枝杆菌
10.3 其他分枝杆菌

11、弧菌(2学时,刘翠华)
11.1 霍乱弧菌
11.2 副溶血弧菌

12、厌氧性细菌(2学时,刘翠华)
12.1 厌氧芽孢梭菌属
12.2 无芽孢厌氧菌

13、动物源性细菌(2学时,刘翠华)
13.1 布鲁菌属
13.2耶尔森菌属
13.3 芽孢杆菌属

14、其他重要细菌(2学时,刘翠华)
14.1假单胞菌属
14.2 嗜血杆菌属
14.3军团菌属
14.4棒状杆菌属

15、其他原核细菌型微生物(2学时,刘翠华)
15.1 放线菌与诺卡菌
15.2 支原体
15.3 衣原体
15.4 螺旋体
15.5 立克次体

第二部分:病毒学(共16学时,教师:王北难,孟颂东)
16、病毒的基本性状 (2学时,孟颂东)
16.1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6.1.1 致病性
16.1.2 结构简单性
16.1.3 胞内寄生性
16.1.4突破中间屏障
16.1.5 噬菌体
16.1.6 病毒界定
16.1.7 分子生物学操作工具
16.2 病毒的结构
16.3 病毒的增值
16.3.1病毒受体识别、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及基因组释放
16.3.2病毒基因表达与及基因组复制
16.3.3正链RNA病毒
16.3.4负链RNA病毒
16.3.5 DNA病毒
16.3.6 逆转录
16.3.7 病毒包装与释放、病毒传播
16.4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6.5 病毒的抵抗力与耐药性
16.6 病毒的分类
16.6.1  动物病毒的分类
16.6.2 经典系统
16.6.3 基因组分类
16.6.4 其它重要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狂犬病毒
细小DNA病毒
博尔纳病病毒
痘病毒

17、病毒的感染与抗病毒免疫(2学时,孟颂东)
17.1 病毒的传播方式
17.2 病毒的感染类型
17.2.1病毒突变
17.2.2 新基因与新功能
17.2.3 新发突发病毒感染
17.3 病毒的致病机制
17.3.1细胞凋亡与坏死
17.3.2 形态改变
17.3.3 基因组改变
17.3.4 病毒引发的疾病
17.3.5 自身免疫
17.4 宿主的抗病毒免疫
17.4.1 天然免疫
17.4.2 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7.4.3 免疫耐受

18、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学时,孟颂东)
18.1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8.1.1直接检测:颗粒成像、血凝、血清学检测、病毒蛋白检测、病毒核酸检测
18.1.2 间接检测:噬斑分析、荧光聚焦分析、转化分析、终点稀释、感染中心分析
18.1.3 新方法
18.1.4病毒的培养
18.2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8.2.1抗病毒药物
18.2.2疫苗与佐剂、递送系统
18.2.3免疫治疗

19、呼吸道病毒(3学时,王北难)
19.1 正黏病毒
19.2 副黏病毒(主要是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19.3 冠状病毒

20、肝炎病毒 (4学时,孟颂东)
20.1 甲型肝炎病毒
20.2 乙型肝炎病毒
20.2.1肝炎病毒简介
20.2.1.1肝炎病毒分类
20.2.1.2 代表性病毒
20.2.2 HBV
20.2.2.1 HBV的发现
20.2.2.2 病毒粒子特征
20.2.2.3 病毒基因组结构
20.2.2.4 病毒复制周期
20.2.2.5 病毒受体
20.2.3 慢性乙肝感染
20.2.3.1 乙肝大国“国病”
20.2.3.2 HBV感染疾病进程
20.2.3.3 慢性化机制
20.2.3.3.1 肝脏微环境
20.2.3.3.2 病毒因子
20.2.3.3.3 免疫负调控因子
20.2.4 HBV预防
20.2.4.1 传染途径与预防策略
20.2.4.2 诊断
20.2.4.3 预防性疫苗
20.2.5 抗病毒药物
20.2.5.1 核苷(酸)类似物
20.2.5.2 乙肝治疗性疫苗
20.2.6 HBV感染免疫
20.2.6.1 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
20.2.6.2 肝脏免疫病理损伤
20.2.7 HBV致癌
20.2.7.1 病毒因子(病毒DNA整合、HBs、HBx)
20.2.7.2 慢性炎症引起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
20.2.8 HBV与宿主互作的研究进展
20.2.8.1病毒HBs
20.2.8.2 HBx
20.2.8.3 病毒mRNA
20.2.8.4 宿主蛋白调节病毒复制
20.2.8.5  miRNA与病毒之间相互调节
20.3 丙型肝炎病毒
20.3.1黄病毒简介
20.3.1.1黄病毒分类
20.3.1.2 代表性病毒
20.3.2黄病毒感染周期
20.3.2.1 黄病毒结构
20.3.2.2 黄病毒基因组
20.3.2.3 病毒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组成
20.3.2.4 病毒复制过程
20.3.3 HCV基本特征
20.3.3.1 流行病学
20.3.3.2 病毒结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
20.3.3.3 病毒基因组结构
20.3.4 HCV感染与复制过程
20.3.5 HCV感染
20.3.5.1 肝炎疾病进程
20.3.5.2 传染途径与预防 
20.3.6 HCV感染免疫应答
20.3.6.1 天然免疫
20.3.6.2 细胞免疫
20.3.7 治疗药物
20.3.7.1 现有治疗药物
20.3.7.2 新型治疗手段
20.3.8 HCV与miR-122研究进展
20.3.8.1 microRNA与靶基因之间相互作用
20.3.8.2 miR-122对HCV RNA复制的作用机制探讨
20.3.8.3 HCV RNA对miR-122的调节
20.3.8.4 新型microRNA抗病毒药物靶点
20.3.8.5 展望
20.4 丁型肝炎病毒
20.5 戊型肝炎病毒

21、登革病毒(1学时,王北难)

22、埃博拉病毒(1学时,王北难)

23、单纯疱疹病毒(1学时,王北难)

24、反转录病毒 (1学时,孟颂东)
24.1 反转录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24.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4.2.1逆转录病毒定义
24.2.2 病毒粒子结构
24.2.3 病毒基因组
24.2.4 病毒分类以及宿主
24.2.5 病毒受体识别、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24.2.6 病毒基因表达及基因组复制 
24.2.7 病毒包装与释放
24.2.8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机理
24.3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三部分:真菌学(共8学时,教师:李少杰)
25、真菌学概述(1学时,李少杰)
25.1 真菌的定义
25.2真菌的细胞与形态特征
25.3 真菌与人类生活

26.真菌的生长、发育与传播(2学时,李少杰)
26.1 酵母类真菌的生殖、发育与传播
26.2 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与传播27.3真菌的分类

27.常见致病真菌及其鉴定(2学时,李少杰)
27.1 白假丝酵母
27.2 新生隐球菌
27.3 曲霉属
27.4 其它病原真菌

28.真菌的侵染机制(2学时,李少杰)
28.1酵母类真菌的侵染机制
28.2 丝状真菌的侵染机制

29.真菌感染的治疗(1学时,李少杰)
29.1 常用抗真菌药物及机制
29.2 真菌对药物的适应与耐受机制

30、考试(共2学时,刘翠华)

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
考核方式:课堂表现(30%)+ 闭卷考试(70%)

参考文献

1.	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志凯,郭晓奎主编,20141)
2.	医学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汉菊主编,2015年第3版)

授课时间: 星期一, 第5、6节
授课地点: 教2-113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5、6节
授课地点: 教2-113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