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全球史  14MGX070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 任课教师:袁江洋
课程编号: 14MGX070H 课时: 40 学分: 1.0
课程属性: 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袁江洋
英文名称: Global History

教学目的、要求

预修课程

教 材

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教程旨在帮助国科大研究生增强对全球史的理解,提高史学及人文素质。学生应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走向,了解全球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与进程,学会如何思考和理解历史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教程分为13讲,每讲3学时。
本教程从全球文化史与思想史视角解析世界不同文化的特征与思想传统,考察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进程,提示人类文化共生共变的历史进程。

三、教学安排
讲次	时间	主题	主要内容
1		第一讲、全球史的概念、视角与主题	全球文化演化与互动历史结构
汤因比文化史
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帕森斯等著名社会学家的社会演化理论、制度分化说(预设)
人类社会作为知识社会:社会中轴论
长时段、中时段与短时段
主讲者所采用的考察文化与社会演化与互动的分析模式——文化传统的解析(KMV分析视角)
2		第二讲、古代文明史(上)	史前史
全球文明的历史结构
古埃及文明
巴比伦文明
相关的思想史解析
3		第三讲、古代文明史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汉字文化圈的形成)
相关的思想史解析
4		第四讲、古希腊-罗马文明史	古希腊文明——开放的文明、理性的文明、希腊思想与希腊精神;
古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封建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5		第五讲、阿拉伯文化史 	阿拉伯文化传统的解析
对希腊文化的吸收与借用
黄金时代、智慧宫、西征
6		第六讲、基督教文化史:迄中世纪末为止	基督教的产生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三次输入
与阿拉伯文化之间的互动
文明的汇聚:地中海沿岸
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结构、基督教社会的双重权力结构
中世纪并不黑暗
7		第七讲、现代世界的形成(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但丁、彼特拉克等的著作
新教三大教派:路德教、开尔文教、英国国教
8		第八讲、现代世界的形成(二):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智力基础、进程、全球性影响
天文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伽利略科学探索背后的本体论承诺与方法论)
笛卡儿构建新科学的纲领
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哲学纲领(培根、波义耳、牛顿)
现代科学文化的产生
9		第九讲、现代世界的形成(三):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欧洲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历史、创新活动的历史

10		第十讲、现代世界的形成(四):国家与社会革命	欧洲政治革命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帝国时代的开启
11		第十一讲、1500年以来世界体系的演变	
12		第十二讲、17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史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碰撞、汉字文化圈的解体
家天下的终结
未竟的启蒙
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
13		闭卷考试	

四、主要参考书:
(1) 世界历史地图:http://www.lib.utexas.edu/maps/historical/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
(5)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6) 罗伯逊《基督教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
(7)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十一卷,包括《东方的遗产》,《希腊的生活》,《恺撒与基督》,《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开始时代》,《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时代》,《卢梭和大革命》,《拿破仑时代》,东方出版社,1998年。
(8)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

五、教学方式:
主讲教师授课

六、考核方式:
平时出勤率+课程结束时的闭卷考试



撰写人:袁江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撰写日期:2016年6月21日

参考文献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5、6、7节
授课地点: 教1-009
授课周次: 3、4、5、7、8、9、10、11、12、13、14、15、16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