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14MGX025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 任课教师:王大洲
课程编号: 14MGX025H 课时: 40 学分: 1.0
课程属性: 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王大洲
英文名称: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教学目的、要求

预修课程

教 材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另一方面也为整个人类社会提出了重大挑战。无论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资源的作用,还是解决科学技术所引发的重大问题,公共政策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本门课程试图探讨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公共政策问题,主要涉及如下彼此相关的基本内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与基本机制、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激励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约束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的政策、为公共政策提供支撑的科学技术、新兴技术与创业政策、军事、安全与创新政策、创新、发展与公共政策、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公共政策、全球问题与科学技术政策。本课程适合于各专业的研究生,整个教学将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问题讨论等形式进行。通过这些教学安排,本课程试图为理工科研究生思考公共政策问题提供一个基本平台,使他们掌握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旨在为各专业研究生今后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成为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公共政策咨询者乃至成为公共事务领导者打下政策分析基础。



预修课程 (略) 
教 材 (略) 
主要内容 
预修课程 (略) 
教 材 (略) 

参考文献 
主要内容 
课程属性:专业课 课时/学分:60/3
预修课程:无特殊要求

内容提要

一、绪论

公共政策在科技发展、工程建设和创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有关科学、工程与创新政策研究的主要议题和问题
科学、工程与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议程和机制
科学、工程与创新政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式

二、国家创新系统:公共政策问题的思考背景

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比较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院科学、产业科学与政府科学
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政府与国家创新系统
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看科学技术与工程

三、激励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共政策

科学技术预算过程:中美比较
私营部门的研究开发:中美比较
公共科学的治理机制:优先领域的确定和资助机制的选择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学科交叉鼓励政策
研究协会与通用技术开发:日本、美国、意大利
知识产权问题:创新的刺激还是障碍?

四、约束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共政策

风险社会中的研究开发
学院科学的评估方法与原则
技术风险与参与性技术评估

五、为公共政策提供支撑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信息以及政策建议的形成:中美比较
科学技术信息和咨询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
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专家与公众
政策形成中的专家咨询:中外比较

六、新兴技术与创业政策

商业孵化、科技园与学术衍生企业
创业投资、专利制度与学术衍生企业
ICT产业与创新政策
分子生物学革命与生物产业的发展
纳米技术革命与公共政策
绿色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

七、军事、安全与创新政策

国家安全与创新政策
战争与技术创新:历史视野
军转民问题:中美比较
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国防采购、政府采购与创新

八、创新、发展与公共政策

制度创新、技术引进与技术追赶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技术能力升级
基础研究在发展中的地位
日本半导体与通信产业的兴起
创新政策与韩国的技术追赶
创新政策与日本的技术追赶
软实力、文化战略与发展

九、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公共政策

科技人力资源的历史与现状
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分化与整合
我国科学与工程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
基础研究、教育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十、全球问题与科学技术政策

国家科技政策的国际比较:中、美、日、欧
全球化、文化宽容与创造性阶层的全球流动
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治理
跨国科学技术竞争与合作:全球空间合作
风险社会与全球治理:核废料、恐怖主义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资料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
2 Fagerberg, J., Mowery, D. and Nelson, R. eds. 2005.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New York. 2002.
4 Gibbons, M., C. Limoges, H. Nowotny, S. Schwartzman, P. Scott, and M. Trow,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SAGE Publications.
5 Nelson, Richard R., et al., 1993.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OECD.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olicy: Ke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04.
7 OECD.OECD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 OECD.公共研究的治理——走向更好的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9 OECD.管理国家创新系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10 UN Millennium Project. 2005. Innovation: Applying Knowledge in Development. Task Force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Earthscan, London.
11 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2 弗里曼,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 柳卸林.21世纪中国技术创新系统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 罗森堡.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与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 美国国内政策委员会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著,杜澄等译.美国竞争力计划.科学新闻,2006(20):15-21.
16 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进化与治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7 王大洲.知识、场域与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教师简介 (略) 
教师简介 (略) 
参考文献 (略) 
教师简介 (略)

参考文献

授课时间: 星期二, 第5、6、7节
授课地点: 教1-404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