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144M1003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 任课教师:任定成
课程编号: 144M1003H 课时: 60 学分: 3.0
课程属性: 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任定成
英文名称: Seminar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教学目的、要求

预修课程

教 材

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教程旨在帮助本专业研究生提高史学思维能力,了解和探讨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各种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及学术争论,初步具备针对具体史学研究问题独立制定编史方案和研究进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程分为科学史学史、科学史方法论与方法、科学史哲学三大板块。
1、科学史学史板块(共5讲)
主要讲授科学史学科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过程,探讨史学史的研究方法,探讨科学史学科前史,探讨坦纳里、萨顿、柯瓦雷、辛格、笠可桢等在不同国家里对科学史学科化进程起到奠基性作用的科学史家的思想、工作及学科化策略,探讨I. B. Cohen、A. R. Hall等第一代职业科学史家的思想和工作,探讨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工作对科学社会史研究的影响和作用,探讨科学史学科在学科化完成以后的发展进程,探讨科学技术史学科在相关学科群地图上的位置以及科学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2、科学史方法论与方法板块(共10讲)
2.1讲授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主要类型、方法及方法论、史学批判。按研究方法分类,主要涉及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史和文化史、科技计量史研究、群体志研究等;按研究对象分类,主要涉及科学人物研究、学派研究、学术谱系研究、学科史研究、科学技术及其学科的制度化研究、国别史、科技政策史等。
2.2 选择牛顿研究、默顿论题、科学制度化研究、科学革命研究、化学革命研究等科学技术史研究和教学的经典领域,分析、比较不同学者所采用的不同研究进路,探讨有关学术争论,把握各领域相关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2.3 探讨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科学史哲学板块(共5讲)
主要讲授科学史哲学问题,涉及科学史的话语分析与意义系统、科学史的题材与研究对象分析、科学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史料与史学论证、历史理论与历史哲学、科学史学科自主性问题等。

三、教学安排
讲次	时间	板块	主题
1		史学史开始	第一讲、科学史学科前史(迄1913)
2			第二讲、科学史学科制度化进程(萨顿与柯瓦雷等)
3			第三讲、科学史学史分析方法
4			第四讲、科学史学科地形图分析(相邻学科关系)
5		史学史结束	第五讲、科学史学科的经典研究领域概述
6		方法板块开始	第六讲、科学思想史(分析方法及案例)
7			第七讲、科学社会史与文化史(分析方法及案例)
8			第八讲、科技计量史学与群体志研究
9			第九讲、科学人物研究(以牛顿研究为案例)
10			第十讲、学派研究与学术谱系研究
11			第十一讲、学科史(以化学史为例)
12			第十二讲、科学或学科制度化研究
13			第十三讲、科学革命编史学研究
14			第十四讲、化学革命编史学研究
15		方法板块结束	第十五讲、默顿论题研究:科学与宗教关系
16		史学哲学开始	第十六讲、科学史话语分析及意义系统分析
17			第十七讲、科学史的题材与主体性问题
18			第十八讲、科学史史料与史学论证(史学解释)
19			第十九讲、历史理论与哲学(克罗齐等、年鉴学派)
20		史学哲学结束	第二十讲、科学史学科自主性问题

四、主要参考书:
(1) J. Agassi, Towards an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Mouton & Co., 1963.
(2) M. A. Finochiaro, History of Science as Explanation,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村上陽一郎, 科学史的哲学, 东京: 朝仓书店, 1980.
(4) A. G. Debus, Science and history: A chemist’s appraisal (Coimbra, 1984); 中译: 《科学与历史》, (美)艾伦•G•狄博斯著, 任定成等译,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5) H. Kragh,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中译本: 《科学史学导论》, 任定成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 D. P. Chattopadhyaya, Anthrop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J. Margolis, The flux of history and the flux of science,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8) K. Gavroglu, J. Christianidis, & E. Nicolaidis (Eds.) Trend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Dordrech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1994.
(9) T. Söderqvist(ed.), The historiography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10) J. Golinski, Making Natural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1)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此外,尚有许多值得阅读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发表于History of Science, Isis等杂志上。如:
C. Rosenberg, Isis at seventy-five, Isis, Vol.78, 1987, pp.515-517.
C. Rosenberg, Woods or Trees? Ideas and Actor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is, Vol.79, 1988, pp.565-570: p.565.
L. Pyenson, What Is the Good of History of Science?  History of Science, Vol. 27, 1989, pp.354-389. 
P. Forman, Independence, Not Transcendence, for the Historian of Science, Isis, Vol. 82, 1991, pp.71-86.
C. Hakfoort, The Missing Synthese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History of Science, Vol. 29, 1991, pp.353-389.

五、教学方式:
本教程由教师主讲,根据需要可安排少量课时(不超过总学时的五分之一)进行课堂研讨。

六、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学生须撰写正式的课程论文(须有参考文献,不少于5000字)。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和课程论文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撰写人:袁江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5年6月

参考文献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5、6、7节
授课地点: 学1-221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