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研究  143M2001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普及课 | 任课教师:李大光
课程编号: 143M2001H 课时: 40 学分: 2.0
课程属性: 一级学科普及课 主讲教师:李大光
英文名称: Theory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科技传播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课。本课程拟通过详细阐述中国科普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发展历史、西方国家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的基本理论、中西方文化思潮对科学传播的影响以及科学家团体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结合具体实例和理论研究发展脉络,使学生对科技传播的主要理论达到基本了解。

预修课程

教 材

主要内容

	序论:科学技术传播的目的、机制与基本概念和术语涵义
	科学技术传播定义和概念;西方和中国科学技术传播的目标差异与机制差异。
	第一章  科学技术传播模式
	传统科普模式与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模式差异与意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模式的适用性。
	第二章  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起因与发展;公众理解科学概念的革命性意义。
第三章  中国科普发展史
第四章  科学技术传播与多元化文化形态
	科学技术传播有效性与社会多元化形态。什么是有效的科学技术传播模式?传播形态与社会语境。
两种文化
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之间的争论(斯诺的观点和科学大战);第三种文化存在的可能性。
第六章  科学主义与后现代化思潮对科学传播的影响
第七章  公众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定义、概念与维度。公众为什么要具备科学素养?公众科学素养是可能的吗?各国科学素养的调查方法。中国科学素养调查的历史。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与西方的差异。
社会学在科学技术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科学与媒体;科学与博物馆
  SSK, STS理论
  世界重大科技传播项目

参考文献

1、”Selling Science-How the Press Cov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rothy Nelkin, W.H.FREEMAN AND COMPANY, Q225 N35   1995, ISBN0-7167-2595-9 (pbk.)
2、”When science becomes culture”, Bernard Schile et al,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94
3、翟万全,《让科技跨越时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
4、”Media Risk and Science”, Stuart Alla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2002,2 
3、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八版),21世纪高校经典教材译丛,华夏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次印刷。
4、李大光,何薇,《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普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

授课时间: 星期五, 第1、2、3节
授课地点: 教1-123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