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货币金融学  123M5009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 任课教师:宋吟秋
课程编号: 123M5009H 课时: 40 学分: 2.0
课程属性: 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宋吟秋
英文名称: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货币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货币、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重点理解其对实质经济如何产生影响。通过学习,更要能够理解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尤其是货币调控的原理和作用。 
*  教学目的: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加深对金融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和做学位论文打好理论基础。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教 材

1. 米什金著(美),《货币金融学》(第9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年1月 2. 劳伦斯.鲍尔(美),《鲍尔,货币金融学》(第1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2年3月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金融概述  (4学时) 

教学重点:首先介绍学习货币金融的重要性,说明货币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市场利率等重要的经济变量相关。重点介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和金融市场所起的作用。第1学时,了解世界经济增长的大致情况,以1820年为分界线,人均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之前是乏力且粗放型的,之后的增长是强劲且集约型的。然后引出问题,即什么因素导致1820年前后有那么大的区别?第2学时,解释货币和金融在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以荷兰和英国的增长为例进行说明。第3-4学时,介绍货币的基本知识,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职能等。

第二章	利率与利率理论  (6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介绍利率和利率理论,从四种类型的信用工具着手,说明利率这个指标在借贷合约关系的建立和偿还中起的作用,明白利率是衡量金融资产的价格,让学员理解利率及其背后包含的深刻含义。第5课时,介绍四种类型的信用市场工具,利率的含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利率的其他替代指标。说明利率和收益率的区别,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第6课时,资产市场的供需情况,影响资产价格变动的因素,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利率的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利率的关系。第7-8课时,简要介绍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内容,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第9-10课时,介绍收益率曲线及三种利率理论。

第三章	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  (4学时)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通过它实现的资金融通是整个经济体中占比最大的。故认识商业银行的运作和它在经济中的融资职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变动还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有关。第11课时,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介绍经济社会中资金实现融通的可能途径。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和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资产的概念等。第12-14课时,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和类型,商业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构成,银行管理的原则,银行业绩衡量的指标,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等。

第四章	金融创新和监管 (6学时)

教学重点:近二十多年来,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众多新的金融产品,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创新。本章介绍金融创新的动机和起因,金融创新的类型。第15-16课时,顺应需求变化的创新。其中金融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重点讲解。第17-18课时,顺应供给变化的创新和规避管理的创新。其中信用卡,商业票据,垃圾债券,证券化,货币市场基金等重点讲解。了解对银行的监管措施。第19-20课时,阅读和讨论:寻找某类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所起的融资作用的案例,让学生讨论,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五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6学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央银行的活动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尤其要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调控的机理和货币传导的路径等。第21-22课时,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央行的性质。央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央行业务的变动和经济体中基础货币的关系,理解货币伸缩的过程和机理,明白货币供给乘数的决定因素。第23-24课时,了解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第25-26课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选取这些指标的原则。

第六章	外汇市场 (6学时)

教学重点:重点介绍开放型经济中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外汇市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理解不同汇率制度下资本在国际之间流动对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国内的市场利率有何影响。第27课时,弄清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例如汇率和外汇市场,汇率的标价方法,外汇市场的供求及影响因素。第28-30课时,长期中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缺陷;短期中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平价条件以及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从资产的角度来解释汇率形成的机制。第31-32课时,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介绍,国际收支和国内货币供给的关系,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的操作方法和目标。

第七章	产品市场和IS-LM模型 (6学时)

教学重点:介绍产品市场的运行原理,重点理解乘数原理的机理和财政政策,理解IS-LM模型并能用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小。第33-34课时,介绍二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的运行机理。理解乘数原理和财政政策的机理、财政政策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第35-36课时,理解IS和LM曲线包含的经济含义,能用IS-LM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和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同效果。在认识乘数原理的同时也要认识排挤效应。第37-38课时,阅读和讨论 :寻找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案例,或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手段来调控国民经济的案例让学生讨论,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八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2学时)

教学重点:认识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的关系,深刻理解费雷德曼的名言: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问题都是个货币问题。第39课时,介绍通货膨胀的概念,各重要的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成本和治理。第40课时,长、短期PHILLIPS曲线和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特点,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通货膨胀问题,理解为什么政府一味追求高的就业率和财政预算赤字会导致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和讨论为辅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和撰写小论文结合

授课时间: 星期一, 第1、2、3节
授课地点: 教1-125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