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数量经济模型与工具应用  121M1003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 任课教师:汪寿阳等
课程编号: 121M1003H 课时: 80 学分: 4.0
课程属性: 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汪寿阳等
英文名称: Number of economic models and tools applications

教学目的、要求

预修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线性代数

教 材

主要内容

数量经济模型与工具应用—投入产出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投入产出分析是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研究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耗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所创立,列昂惕夫曾由此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表,在经济工作和研究分析中取得显著成效。
本课程为管理科学和经济学中的一门实用性和方法性很强的基础课,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将系统地介绍投入产出技术及其新发展-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模型和方法,以及投入产出技术及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
希望和要求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利用这种技术解决经济和管理中的部分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及投入产出分析简介(2学时)
重点: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基本的理论基础;基本的概念、早期成功应用举例;国际、国内的投入产出研究概况

第二章	静态价值型/实物投入产出模型(4学时)
重点:静态价值型表的特点和内涵;几个主要的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直接最初投入系数、完全最初投入系数等;直接消耗系数的性质;投入产出核心模型;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及适用性;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和价值型模型的异同、适用性及局限性

第三章	投入产出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学时)
重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NA)的概念,SNA账户特征、我国国民经济账户特点及与SNA的异同;投入产出核算和SNA的对应关系及在SNA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价格测度

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更新方法(4学时)
重点:供给使用表的编制及数据基础;不同工艺假定下投入产出表的推导方法;直接分解法的主要步骤和原则
更新投入产出表的缘起、需关注的重点;主要的更新方法:RAS法、改进的RAS法;熵方法等优化方法;更新方法优劣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五章	地区、部门及企业投入产出模型(2学时)
重点:地区投入产出模型框架、和国家投入产出模型的异同;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特点、部门划分及编制原则;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特点及和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区别于联系;实物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成本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二者的异同和关注重点

第六章	地区间和国际投入产出模型(3学时)
重点:IRIO模型(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MRIO模型(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调查法、非调查法、混合法,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引力模型
国际投入产出模型:贸易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介绍

第七章	投入占用产出模型(2学时)
重点:占用的概念、特点及与投入和产出关系;流量与存量;考虑占用的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指标及新模型;主要应用领域

第八章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2学时)
重点:和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别和联系;资本系数:概念、特点及应用局限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求解方法---反向递推法、正向递推法,两者的适用性;动态逆及其经济解释;离散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连续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第九章	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分析与政策模拟中应用(4学时)
重点:国民经济重大指标分析,如增加值率、中间投入率等;产业结构分析、产业关联分析(后向联系、前向联系;影响力系数分析);财政、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变动对经济影响模拟、对物价影响(基于案例分析);最终需求变动对经济影响模拟;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及在价格变动模拟中应用

第十章	能源和农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4学时)
重点:能源投入产出模型框架及部门分类原则;实物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混合型及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直接综合能耗、完全综合能耗(系数);完全综合能耗的计算方法探讨;能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农业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简介和表的编制方法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模型(4学时)
重点:常用的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模型---将污染物产生部门和污染物的消除部门内生为国民经济的几个部门的模型,在价值型表或实物型表基础上编制外生的污染物排放象限的模型等;完全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排放矩阵(或向量)的编制技术探讨;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水利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表的编制及在水资源分配、水利投资中应用

第十二章	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模型(3学时)
重点:进口矩阵的编制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贸易增加值、完全进口核算方法;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和全球价值链;
反映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模型;出口对经济、就业、能源、环境等影响;Leontief悖论

第十三章	投入产出技术与结构分解分析(2学时)
重点:结构分解分析(SDA)基本思想;加法分解、乘法分解;穷举分解法、两极分解法;因素独立性分析及处理;应用举例

第十四章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2学时)
重点:CGE模型的数据基础;社会核算矩阵;CGE模型的构建基础、组成模块和主要假定;主要的CGE模型及特点介绍;应用举例

教材:陈锡康、杨翠红等编著:投入产出技术,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Miller, R.E., Blair, P.D., 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online: http://systemsci.org/wp-content/uploads/group-documents/3/1367894155-input-outputanalysis.pdf )
(2)Wassily Leontief(1966),崔书香译,《投入产出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1 (http://doc.mbalib.com/view/472beeff8ad0cace747630b07349cd1b.html)

教学目的、要求(楷体小四加粗): 
本课程为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了解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导开发学生对本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潜力,为他们日后从事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提供基本研究思路或者为实证研究者提供基本的建模工具。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分析的必要性,掌握基本概念、检验方法和基本模型,熟悉检验统计量的构建思路和部分模型的估计方法,并且具备恰当应用所学模型简单探讨某些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导论 (2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介绍这门课程涵盖的基本内容、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以及计量经济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二章  一般回归分析和模型设定 (4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将介绍条件概率分析、条件均值与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建模的基本思路、条件均值的模型设定等内容。

第三章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6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将介绍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经典假设、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拟合优度和模型选择准则、OLS估计量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证明、OLS估计量的抽样分布、OLS估计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参数的假设检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经济金融应用等内容。

第四章  独立同分布随机样本的线性回归模型 (4学时)
    教学重点:主要介绍渐近理论基本概念、OLS估计量的一致性、OLS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渐近方差的估计及其一致性、参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条件异方差的检验等内容。

第五章  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回归模型 (4学时)
    教学重点: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知识、平稳时间序列线性回归模型假设、OLS估计量的一致性、OLS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渐近方差-协方差估计、参数假设检验、条件异方差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检验、序列相关检验等内容。

第六章  具有条件异方差和自相关扰动项的线性回归模型 (6学时)
    教学重点:条件异方差和自相关现象的存在性、时间序列现象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长期方差-协方差的估计、OLS估计量的一致性、OLS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参数假设检验、检验是否需要估计长期方差-协方差矩阵等内容。

第七章  工具变量回归分析  (4学时)
    教学重点:为何采用工具变量法、模型的基本假设、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一致性、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方差-协方差矩阵的解释与估计、参数假设检验、Hausman检验等内容。

第八章  广义矩方法  (4学时)
    教学重点:矩估计方法导论、广义矩估计方法、广义矩估计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广义矩估计的渐近有效性、两阶段广义矩估计最优估计、渐近方差估计量、参数假设检验与模型设定检验等内容。

第九章  最大似然估计和拟极大似然估计 (4学时)
    教学重点:最大似然估计和拟极大似然估计、MLE和QMLE的一致性、MLE和QMLE的渐近分布、MLE和QMLE渐近方差-协方差的一致估计、正确模型设定下的参数假设检验、条件概率分布模型误设及其含义、模型误设小的条件参数检验等内容。

第十章  总结  (2学时)
    教学重点:总结本学期内容。
教 材
1. 《高级计量经济学》,洪永淼著,赵西亮、吴吉林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计量经济分析》,威廉•格林著,费剑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J.M.伍德里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量经济模型与工具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授课时间: 星期二, 第5、6、7节
授课地点: 教1-415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授课时间: 星期四, 第5、6、7节
授课地点: 教1-415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