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巨构建筑简史  07MGX008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 任课教师:彭相国
课程编号: 07MGX008H 课时: 30 学分: 1.0
课程属性: 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彭相国
英文名称: A Brief History of Mega Structure

教学目的、要求

巨构建筑是伴随着人类群居聚落的形成而诞生的,它代表了群居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实力。巨构建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内涵十分丰富,常常代表了一个文明的最高技术与艺术水平。因此在诸多科幻影视作品都能寻找到巨构建筑的身影,例如:《大都会》、《银翼杀手》、《星战前传》、《第五元素》等等。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巨构建筑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尤其在我国,巨构建筑的建设日新月异,新近各地建设的大剧院,如国家大剧院、宁波大剧院等,体育中心如“鸟巢”等在赢得诸多喝彩的同时也饱受争议。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各个主要类型巨构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向学生展现巨构建筑的魅力。力图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巨构建筑的实用性特征,提高学生对巨构建筑的审美判断能力进而提升综合艺术修养。
本课程考核方式:大开卷。

预修课程

教 材

1) 刘振亚.现代剧场设计(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卢向东. 中国现代剧场的演进——从大舞台到大剧院.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梅季魁,刘德明,姚亚雄.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选型.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

主要内容

巨构建筑的“巨”既是量的描述,也是建筑哲学上的度的范畴。因此,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量的衡量,而是物质和精神两维的。建筑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或场所,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需要和目的,而人类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巨构”无疑是为了满足人们进行群体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需要。因此,本课程中的巨构建筑是指人类借助于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无阻挡和无遮拦群体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或场所。它能集中反映了某个地域、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以及当时的社会活动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如古代西方的神庙、大浴场、角斗场、剧场、教堂等,我国古代的庙宇、宗祠、殿堂等建筑物。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建筑案例,并结合影视作品,为学生生动展现各个类型巨构建筑的震撼魅力。其中结合全球历史知识,文化背景,世界政治、权力、经济格局,结构技术及设备技术,以及科幻展望,全面分析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

巨构建筑的内涵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内聚集的人数很多,是人们进行群体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需要的场所或空间;
2、空间和场所体现人类定群体共同的艺术和精神需求;
3、空间跨度大、高,要求的建造技术高,能集中体现相应历史时期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4、聚集着人和物的空间内要求静态和动态的活动无阻挡、无遮拦。
因此,本课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几类巨构建筑作为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章	巨构建筑概述
第二章	神的居所——陵墓与教堂
第三章	大众的喝彩——大剧院
第四章	大众的喝彩——体育场馆
第五章	游走——展览馆
第六章	游走——交通枢纽
第七章	游走——超级桥梁
第八章	今天的未来——超高层建筑
第九章	今天的未来——巨构都市

参考文献

1)	廖奔. 中国古代剧场史.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2)	李畅. 清末以来的北京剧场. 北京: 燕山出版社,1998.
3)	李道增, 傅英杰. 西方戏剧•剧场史(下).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道增. 西方戏剧•剧场史(上).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薛林平. 中国传统剧场建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西)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塞韦尔,马国馨,汤羽扬,朱霭敏译.世界新建筑•体育建筑.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
7)	(英)Naomi Stungo,内奥米•斯汤戈,杨海燕,程艳琴译.新型木建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	肯尼斯•鲍威尔,王钰.城市的演变——21世纪之初的城市建筑.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
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场馆建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体育场馆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北京,1999.
10)	Brian Carl Clancy.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grand opera houses: Constructing cultural identity in urban America from 1850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New Brunswick: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2005.
11)	Ian Appleton. Buildings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A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uide,2nd ed.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2008.
12)	Kate Nesbitt, Thoe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13)	Brenda and Robert Vale. Green  Architecture. Thames and Hudson,2002.
14)	Alexander Tzonis. The Poetics of Movement. Thames & Hudson,1999.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2、3、4节
授课地点: 教1-306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