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环境与生物考古  072M4013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 任课教师:李小强等
课程编号: 072M4013H 课时: 40 学分: 3.0
课程属性: 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李小强等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nd Bioarchaeology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环境与生物考古研究方向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全院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地质学、植物学、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手段,在认识人类起源和演化以及环境演变的基础上,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农业起源和发展等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介绍人类考古遗存中生物指标记录分析以及DNA和蛋白组学研究,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的过程,探讨人类获取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行为,揭示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及生活模式的影响,探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结合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与生物考古研究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充分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和热点科学问题,理解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演化与过去全球变化的关系,解读农业起源以及早期人类影响与适应等重要科学问题,也将为本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奠定基础,对相关专业研究生扩大知识面、增强环境与生物考古方面的研究兴趣等具有积极作用。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考古学、植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动物分类学等

教 材

第一年:自编教案;第二年:自编讲义:第三年:基于自编讲义的教科书初稿。三年后完成《环境与生物考古学》课程的教科书撰写工作。

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3学时)
教学重点:环境与生物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综述、分析环境与生物考古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介绍最新研究亮点和进展。
第二章:环境和生物考古的理论和方法(3学时)
教学重点:环境考古学和生物考古的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古环境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范例介绍。
第三章:植物考古 (9 学时)
教学重点:植物考古基本概念、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花粉、木炭、植硅体、淀粉粒、种子等植物指标记录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四章:动物考古(6学时)
教学重点:动物遗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分析动物考古在先民食物选择、狩猎和家畜饲养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了解晚更新世以来古人类的“广谱革命”。 
第五章:第四纪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演化关系(6 学时)
教学重点:介绍第四纪环境特征及研究方法,探讨晚更新世气候环境特征、过程和规律以及重大环境事件,讲解古环境重建方法以及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演化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环境和生物考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 学时)
教学重点:介绍同位素、元素、生物标记物和环境考古年代学等新技术和新方法,探讨其在人类演化、农业起源和发展、古食谱和残留物分析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第七章:分子生物技术与生物考古 (3 学时)
教学重点:介绍DNA分析和蛋白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起源、演化、迁徙和交流等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在农业起源和食谱结构与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第八章:农业起源与传播及其影响和适应(3学时)
教学重点:介绍小麦、水稻和旱作农业的起源、扩散与传播及其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农业起源发展与气候环境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
第九章:  “人类世”与全球变化研究新进展(4 学时)
教学重点:“人类世”和全球变化的概念及意义,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以ppt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2)适度安排课堂讨论,加强教学师生间互动,(3)布置课外作业和文献阅读。
考核方式: 平日考核(40分)+ 期末考试(60分)

参考文献

1.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1991,《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2.	刘东生等编译,1997,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
3.	诸专业期刊中有关研究论文

授课时间: 星期五, 第1、2、3节
授课地点: 教2-219
授课周次: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