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真菌系统学及进化生物学-上  061M5017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专业普及课 | 任课教师:蔡磊等
课程编号: 061M5017H 课时: 30 学分: 2.0
课程属性: 专业普及课 主讲教师:蔡磊等
英文名称: Fungal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I

教学目的、要求

真菌是与动物和植物平行的一个真核生物界(Kingdom Fungi),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组分,估计总物种数达150万种,是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生物类,真菌在地球生物圈的发育、演化、物质与能量循环、生态环境恢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的工农业生产、生活及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本课程从生态与进化的阐述真菌系统学及进化生物学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应对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社会重大需求方面,讲解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真菌学研究在解决基本生物学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难题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潜力,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对真菌学研究的兴趣。

预修课程

微生物学

教 材

教材: Jens H. Petersen (2013). The kingdom of Fungi.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Colin K. Campbell, Elizabeth M. Johnson, David W. Warnock (2013).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Fungi(2nd Edition).Wiley-Blackwell. Francis Martin (2013). The Ecological Genomics of Fungi.Wiley-Blackwell. Francis Martinet al.(2014). Fungi, Vol 70.Elsev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hn Webster, Roland Weber (2008).Introduction of Fungi (Thir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ianpingXu(2005). Evolutionary Genetics of Fungi.Horizon Bioscience. George N. Agrios (2005). Plant Pathology (Fifth Edition).Academic Press.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真菌学基础(10学时)
1 导论
1.1 真菌多样性及其演化系统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2真菌学基础
2.1什么是真菌
2.2真菌的特征
2.3真菌的数量
2.4真菌的简史
2.5 真菌的主要类群
2.6真菌的应用
3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3.1 真菌的菌体及细胞结构
3.2 真菌的生长及营养体
3.3 真菌的繁殖
4真菌生态及多样性
4.1 真菌生存策略(腐生、寄生、共生等)
4.2 真菌多样性
5真菌生理生化
5.1 真菌营养
5.2 环境条件对真菌影响
5.3 真菌初级代谢
5.4 真菌次级代谢
5.5 真菌的生化基础
6真菌遗传及组学
6.1 真菌遗传简介
6.2 真菌组学简介
6.3 真菌组学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真菌系统学(16学时)
7真菌的形态、分类与命名法规
7.1形态学简介
7.2 真菌形态(系统讲解各类真菌如壶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等形态特征)
7.3 真菌分类系统
7.4真菌命名法规
7.5 一个真菌一个名称
8壶菌分类系统
8.1 壶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8.2 壶菌经济意义
8.3 壶菌分类系统
8.4 壶菌重要类群
9接合菌分类系统
9.1 接合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9.2 接合菌经济意义
9.3 接合菌分类系统
9.4 接合菌重要类群
10子囊菌分类系统
10.1 子囊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10.2 子囊菌经济意义
10.3 子囊菌分类系统
10.4 子囊菌重要类群
11担子菌分类系统
11.1 担子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11.2 担子菌经济意义
11.3 担子菌分类系统
11.4 担子菌重要类群
12真菌相关类群--黏菌和卵菌
12.1黏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12.2 黏菌经济意义
12.3 黏菌分类系统
12.4 黏菌菌重要类群
12.5卵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12.6卵菌经济意义
12.7卵菌分类系统
12.8卵菌菌重要类群
第三部分真菌进化生物学(6学时)
13真菌物种形成
13.1 群体遗传学
13.2 群体基因组学
13.3 物种形成与演化机制
14真菌的系统发育
14.1真菌系统发育
14.2真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15真菌进化生物学
15.1 真菌生命树计划
15.2 真菌基因组进化
15.3 真菌进化机制
结语(2学时)
16      真菌学研究展望
16.1物种形成及适应性进化
16.2真菌多样性维持机制
16.3真菌细胞学
16.4应用真菌学
野外采集/讲座(4学时)
考试(2学时)
教学方式:90 % 课堂授课+ 10 % 研讨/实习/论文
考核方式:课后作业(20%)+ 考勤(10%)+课堂笔记(10%)+ 闭卷考试(60%)

参考文献

1.	Hibbett DS & Taylor JW. Fungal systematics: is a new age of enlightenment at hand. Nature Review of Microbiology 11: 129-133, 2013
2.	Fisher MC et al.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 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Nature 484:186-194, 2012
3.	Costello MJ et al. Can we name earth’s species before they go extinct.Science 339:413-6, 2013
4.	The Marie Curie SPECIATION Network.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speciation.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7:27-39, 2012
5.	Rosling A et al. Archaeorhizomycetes: unearthing an ancient class of ubiquitous soil fungi. Science 333: 876–879, 2011
6.	Jones MD et al. Discovery of novel intermediate forms redefines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Nature 474: 200–203, 2011.
7.	Mora C et al.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and in the ocean.PLoS Biology 9(8): e1001127, 2011.
8.	Blackwell M. The Fungi: 1, 2, 3 … 5.1 million species.America Journal of Botany 98: 426–438, 2011
9.	Hawksworth DL, ••• Bai FY, ••• Cai L, ••• Liu XZ et al.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fungal nomenclature. IMA Fungus 2: 105–112, 2011
10.	Schoch CL, •••Fungal Barcoding Consortium (…Bai FY,…Cai L,… Zhuang WY). Nuclear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 as a universal DNA barcode marker for Fung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9: 6241–6246, 2012

授课时间: 星期一, 第1、2节
授课地点: 教2-218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9、10节
授课地点: 教2-218
授课周次: 2、3、4、5、6、7、8、9、10、11、12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