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相关链接:

教室安排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课程信息

纳米材料的应用  041M6010H

学期:2016-2017学年秋 | 课程属性:专业研讨课 | 任课教师:胡劲松
课程编号: 041M6010H 课时: 20 学分: 1.0
课程属性: 专业研讨课 主讲教师:胡劲松
英文名称: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基础上,通过对纳米材料在特定领域上发展和应用潜力的调研与探讨,加深对纳米科技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理论素养,使学生能对纳米科技的理论、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与工艺、产业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纳米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等有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课程的基本要求为:

1.通过本讨论课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与特殊性能,并熟悉纳米材料常规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特征;
2.通过文献调研、课堂演示及集体讨论,使学生熟悉特定应用领域所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纳米材料相关的特定解决方案;
3.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加深对材料结构调控、性能优化及产业应用之间的认识,全面理解纳米科技内涵。

预修课程

开此课前学生应已上过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础课。

教 材

主要内容

该讨论课将以分组课题研究及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程将从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与性能优化出发,针对特定的工业应用过程,例如磁性、光学、催化、传感、陶瓷、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就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及挑战展开系统分析,并对纳米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开展系统讨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包括利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特殊的纳米尺度的实验现象
2. 不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基于纳米材料的特殊解决方案
3. 对于纳米材料优缺点的认识,例如纳米材料的活性与其自身稳定性的问题

五、学时分配与进度计划 
讨论课分7次进行,于13-19周进行,根据讨论课的主题及内容分配学时如下:
第一章:纳米材料的特性 2学时
第二章: 纳米光学材料 3学时
第三章: 催化与纳米材料 3学时
第四章: 纳米磁性材料 3 学时
第五章:燃料电池与纳米材料 3 学时
第六章:锂离子电池与纳米材料  3 学时
第七章:纳米材料应用的前景与挑战 3学时

视报告内容、演讲效果、讨论参与情况综合打分。

参考文献

1.张立德、牟季美著《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曹国忠、王颖著《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合成、性能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授课时间: 星期三, 第5、6、7节
授课地点: 教2-123
授课周次: 13、14、15、16、17、18、19、20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